·上海将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行动计划,落实“20035工程”,到2025年建成2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20家标杆性智能工厂,评选出1000个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到2025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制造评估诊断全覆盖、重点区域(五大新城和南北转型区)规上工业重点企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全覆盖、六大重点产业链主企业实现智能化全覆盖。智能制造标准制修订、智能制造新技术突破、工业机器人产量、应用场景推广、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5个核心指标实现倍增。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汤文侃。
10月14日,在“百场万企”之汽车行业智能工厂系列活动暨推进智能制造数字基础新设施建设启动会上,澎湃新闻获悉,为贯彻国家“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上海将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行动计划,落实“20035工程”。上海将全力推进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加大智能工厂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到2025年建成2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20家标杆性智能工厂,评选出1000个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相关资料图)
“20035工程”中,3个全覆盖即到2025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制造评估诊断全覆盖、重点区域(五大新城和南北转型区)规上工业重点企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全覆盖、六大重点产业链主企业实现智能化全覆盖。5个倍增即智能制造标准制修订、智能制造新技术突破、工业机器人产量、应用场景推广、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5个核心指标实现倍增。
智能工厂是综合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技术,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运维服务等环节深度融合,具有生产机械化、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特征的无人或少人化新型工厂(车间、产线)。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汤文侃表示,近年来,上海智能制造已取得不少成果。
一是上海智能工厂建设已实现全面推广,上海超1000家规上企业已完成智能制造测评和诊断,上汽乘用车、华谊新材料去年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上海20个场景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二是智能制造装备取得重大突破。工业机器人使用持续扩大,去年上海工业机器人产量7.2万台,约占全国的20%。上海规上工业企业机器人平均密度260台/万人,高端数控机床实现了国产化。2015年至今,上海拥有250余项高端智能装备首台套突破。
三是智能制造的生态实现了长足发展。生态体系包括集成商、设备商、电信服务商,其中集成商加速成长,10家集成商规模达到10亿级。上海牵头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达33项,园区载体也在不断升级,“我们尽最大努力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特色产业园,还搭建一批功能平台。”汤文侃表示,例如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的上海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4家孵化企业已进入IPO计划。在嘉定成立的长三角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中心,其相应职能已全部启动。
四是数字新基建持续领跑全国,截至9月底,上海5G基站建有6.3万个,相当于每一万人大约拥有25个5G基站。目前上海正在建设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我们希望上海不仅仅是在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我们更需要在算力调度上、在算法上,在机制上走在全国前面,为中国的发展做贡献。”
汤文侃表示,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是经济数字化转型的主攻方向。下一步,上海市经信委将全力推进上海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坚持以评促改,加大智能工厂建设推进力度。“分级分类”加快重点行业转型升级,“一厂一案”推进企业改造升级,“量身定制”数字化转型方案,“提质增量”推动智能工厂高水平建设。
二是要坚持创新驱动,提高智能制造供给输出强度。加快扩大机器人的应用覆盖面,促进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物流仓储、仪器仪表等产业集聚发展,加快装备数字化转型,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三是要坚持技术赋能,增进数字基础新设施应用深度。强化数字基础新设施工作小组功能,围绕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环节,完善产品超市内容,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各区经委、各集团要强化思想意识、提高责任担当,成立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智能工厂推进工作专班,将智能工厂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抓手与年度考核任务,通过出台专项政策、举办对接活动等方式推进任务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