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松江拜会朱斌超,听他讲我国第一支摄影变焦镜头研发故事。
我同海鸥之家的马正康老师、上海豫兴公司付总到松江探访海鸥公司,在原办公室主任李东晨引荐下,拜访了原上照总厂技术中心主任朱斌超先生,而朱先生又是上照厂35-70/3.5变焦镜头研发小组成员之一,这只镜头又是我国研发的第一支变焦镜头。
在海鸥之家的展柜里,就摆着这只镜头,当年一共试制了三只,这只镜头是002号。
朱先生说这只镜头从立项到试制成功,断断续续用了好几年,其中光学部分由廖荣德承担,他是负责结构部分设计,任务是国家在1981年下达的,但是由于当时封闭的客观条件,对于变焦镜头认知不深,可以借鉴和参考资料又非常少,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还是非常艰难的。
那时也没有计算机,所有数据都是手工计算,所以进展非常缓慢,等设计终于完成,在试加工时又遇到难题,上照厂的设备无法承担主要零件变焦螺纹筒的加工,只好外面委托一家有精密仪器企业来做,结果车制三个小零件花了3000元,在当时是巨资了。
到1984年,经历各种困难,我国第一变焦镜头终于问世,后面的测试与评估,达到了设计标准,成功了!
但是这款镜头并没有大量生产,其主要原因是立项时考虑不周,35-70的变焦幅度不大,而又是F3.5的恒定光圈(双环),这样虽然像质提高了,但是加工难度增加,生产成本也增加,市场价格竞争力就减少了,而当时上照厂的原有设备也不能达标,增添高精度设备还需要花费大笔的资金。
这款镜头由于是恒定光圈的双调节环设计,体积还是略大的一些,最近调焦距离0.6米也缺少了微距功能,但在光学上是保守而严谨的,它采用了MD卡口,匹配海鸥DF单反相机。
由于这只镜头没有生产,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虽然现在看来是一只很普通的镜头,但却是上照厂乃至我国光学产业迈出的一大步,历史价值大,收藏价值也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