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有这样一所高校,成立于2003年,开设游戏艺术设计专业却已经超过18年,学院学生参与《虚幻争霸》《剑灵》《永恒之塔》《使命召唤手游》等多款知名游戏产品的制作,同时从这所高校毕业的学生散布在各大游戏企业之中,而它便是上海电影艺术学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成立于2003年,是全国第二所以电影命名的独立院校,学院开设有19个专业,在校师生近2300人,其中游戏艺术设计专业归属于数字娱乐中心,是上海最早一批探索产教融合的游戏相关专业。专业下设立有游戏技术艺术(Game Technical Arts)研发、国风数字雕像潮玩研发、蓝极光游戏实训3大工作室。
而其中参与《剑灵》《永恒之塔》《使命召唤手游》等知名游戏制作的学生,多数来自于蓝极光游戏实训工作室,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人才培养机制,能够让学生们在校期间就能参与这些头部作品的制作呢?对此游戏日报邀约到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数字娱乐中心游戏艺术设计专业主任高月娇,让她详细分享了其中的一些细节。
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数字娱乐中心游戏艺术设计专业主任高月娇
高月娇告诉游戏日报,上海电影艺术学院一直遵循着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发展战略,所以在游戏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策略上,也采用了同样的产教融合体系,不仅与游戏企业合作共建课程,另外还邀请企业从业者进入学院,组成“双导师”授课制。
最后,基于10多年来的产教融合经验,高月娇还分享了一波她对校企合作这方面的经验与看法。在她看来,产教融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和企业合作,而是需要把产业的理念、技术和产业文化引入到实际教学之中,从专业本身出发,制定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样才能够让培养出产业所需要的人才。
30名学生共同参与《虚幻争霸》最新主角皮肤三维制作,制作主角换装20多种
第九届游戏行业金口奖新增面向全球高校游戏制作团队的【2022年优秀未来游戏制作团队奖】,参与奖项评选有可能获得专属奖金、国内游戏游戏行业知名制作人/专家点评解惑以及游戏公司校招/实习直通机会,欢迎更多优秀高校未来游戏人携项目参与报名,有兴趣的可以联系游戏日报,加入未来游戏人社群。
本期嘉宾为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数字娱乐中心党支部书记,游戏艺术设计专业主任高月娇。
游戏日报:据了解咱们学院的游戏艺术设计专业已有18年,能详细介绍一下该专业的发展历程吗?
高月娇:游戏艺术设计专业到现在已经18年,本专业应该是上海较早去探索产教融合的一批游戏相关专业,早在2008年的时候就创建了校内的校企合作实训工作室,就是由企业进入到我们校园中,我们也会把行业一线的游戏项目贯穿在专业课程中,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接触到行业一线项目。
在这么多年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的项目经验,学生在毕业的时候的优势、竞争力也很强,这也得益于在校期间积累的项目经验。自2005年开设游戏艺术设计专业以来,我们有很多校友进入了上海的游戏企业,并且已经成长到比较高的职位,其中也有自己创业成功的。专业多年来一直以深度产教融合为特色,跟进行业的技术发展,然后不断更新我们专业的发展方向,目前比较关注新技术的发展。
以前可能是单独跟部分企业进行合作,现在依托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与核心的合作企业比如莉莉丝、维塔士、波克城市等等这些产业力量的支持,会以大量的国际化项目为驱动,去对接行业的新工艺新流程,去展开新技术的研发。所以我们培养的人才也是符合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游戏日报:游戏艺术设计专业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整个人才培养体系是怎样的?每个学期都侧重哪些方面,毕业需要掌握哪些?
高月娇: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会精准聚焦在游戏美术行业的一些高薪技术、创意类岗位,比较针对美术方面前期的创意设计、中期的美术内容制作以及后期的游戏衍生品开发等等。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我们还是要对接产业链,以多工作室集群的育人模式进行培养。
培养主要分为三方面,一个是高本贯通,即高职+本科的五年培养;第二是中高贯通,中职三年+高职两年的培养;第三则是高职三年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我们在高本贯通的培养过程中联合了上海师范大学;中高贯通则联合上海市群星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游戏设计专业人才,主要培养学生面向的就业岗位,主要包括游戏UI设计、角色原画设计、场景原画设计等等创意设计。包括中期制作方面,比如三维动画、游戏特效、虚幻引擎相关的。包括我们有些同学会从事游戏外包这块的项目管理(PM)这类的岗位也会有,也有同学从事游戏衍生品设计,比如潮玩设计师等等。
我们主要的课程包括游戏原画设计、三维角色制作、三维场景制作、数字雕刻、游戏特效设计、虚幻引擎技术应用等等,实践课程则包括商业项目实践等。学生通过这种系统的学习,基本上毕业后就在相关的岗位上比较容易就业,每年的就业率能达到100%。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能在整个游戏产业链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来进行深入学习。
游戏日报:有了解到,咱们专业下有开设3个实验室,这3个实验室分别对应的都是哪些方向,人才来源是怎样的?学生进入实验室需要进行考核吗?
高月娇:我们专业有3个工作室,分别为游戏技术艺术研发工作室、国风数字雕像潮玩研发工作室,和一个是比较核心的蓝极光游戏实训工作室。在工作室中深入推行产研融合、对接新行业的标准,包括把虚幻引擎,比如实时扫描、VR游戏或者一些行业新技术导入到实际教学。
其中,蓝极光游戏实训室是创建最早的工作室,这么多年也参与了很多游戏项目的制作,比如《永恒之塔》更新至今师生一直参与其中的三维角色、场景内容制作,《剑灵》也有参与,参与了一些三维角色怪兽制作,另外包括《虚幻争霸》这款MOBA游戏,我们也参与它的新皮肤、三维制作方面的工作。
学生每次参与的时候,辐射度还是比较广,参与的人数有时候会达到30多人。包括《原神》,当时也有参与到里面的场景制作、道具制作等等。实训工作室的模式就是把游戏大厂资深的技术人员作为我们的产业导师,和我们的老师一起带领学生完成项目制作。
学生是通过选拔制进行筛选,比如三年制的学生,一般会在高职二年级下学期通过测试,在完成基础课程后进入工作室,当然这个并不固定,我们会努力去辐射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工作室中。
游戏日报:咱们专业有不少外聘导师,这些导师都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在日常教学中与校内导师的课程占比是怎样的?
高月娇:我们有很多课程是产教融合的共建课程,就像我们刚才提到对应的一些岗位上,比如游戏UI设计,相比传统院校单纯对UI进行授课,我们会偏重于在交互,像设计方面的游戏特效,我们就重点偏向在手游方面的Unity的使用、虚幻引擎的应用等等。这些都是深度产教融合课程,这些课程采用的是双导师授课制,我们会把行业里的一些技术老师请到课堂里。
我们一般会在学期初进行大量的课程联合教研,根据整体课程标准去制定内容,包括学期内的课程会结合合作企业的产教实例,形式一般我们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这样形式比较灵活。
也因为这种形式,我们积累了很多视频教学的资源包,方便学生可以随时进行课程的反复学习,这也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在日常教育中用到新技术的专业课程,我们会邀请产业导师来进行联合授课,在这过程中,我们专业老师的技能也会实时得到提升,掌握一些新的贴合行业的新技术。一般在商业项目实践课里,产业导师会一直进驻在实践课堂,带领学生一起做项目、搭建学生制作团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成长比较快,这就是我们基本的教学模式。
游戏日报:在学生能力考核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整体的考核方式又是怎样的?
高月娇:专业课程更注重过程性的考核,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主要还是以这种方式激励学生,提高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自信心、提升综合素质,在这个过程中会有阶段性的考核,以便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我们的过程性考核还是遵循整个课程的教学规律,在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方面,把学生作为主体,促使学生从应试教育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创新性学习。这里面更多会用课堂学习、测验、阶段性作业为任务来引导,考核学生在课堂中与老师的互动,也会考核学生对于线上辅助课程、其他资源的学习成果。
尤其是项目实践课程,在课程的考核中会看学生加入项目后对团队的意识、对项目的贡献量、参与项目的难度,都会有相应的考核。这种更贴合工作后在岗位上的绩效考核,让学生也能够比较全面的在督促过程中不断进步,而不是只为了在考试的时候让他们突击复习有一个好成绩。
游戏日报:学生毕业的时候还是会做毕业设计吗?这些作品可以去组队完成吗,还是必须要单人完成?
高月娇:对,一般在他们毕业的时候,除了正常实习,还是希望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毕业设计作品,这也是对于他们整个大学期间学习的一个总结,也能成为他们就业的时候的敲门砖。
我们也会给学生多样的选择,有的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不一样,选择的方向也不一样。比如有的学生可能会做二维和三维的角色设计,那么会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包括三维方向的角色设计、场景设计等等。有同学会去做一些游戏的小demo,那么是允许组队完成,过程中会考核他们每一个人的工作量和最后作品的呈现质量。
学生作品
游戏日报:校企合作这方面,目前咱们专业跟哪些游戏企业合作比较紧密,主要开展哪些方面的合作项目?
高月娇:我们专业现在主要依托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因为协会的教育专委会落地在学院内,所以我们也依托协会这个比较大的平台。合作伙伴方面,主要还是围绕着上海的游戏企业,比如DENACN、维塔士、波克城市、莉莉丝、七创社、开天工作室、上海808游戏梦工厂等都是我们的核心合作企业,并且也给了我们专业很多在实践教学、专业发展上面的一些支持。
一般我们采取很多形式进行合作,不同企业会有不同的合作项目,比如有的会和我们进行产教课程共建,企业老师跟我们联合共建课程、开发教材;也有合作企业会优先吸纳我们的毕业生,因为是合作对学生进行培养,所以他们对毕业生的认可度比较高,还有一些会联合研发一些横向课题,比如游戏动作捕捉应用等等。
企业导师授课
游戏日报:与游戏企业之间合作这么多年以来,您觉得哪些方面的经验?能够让更多想要跟企业合作的学校,提供一些参考。
高月娇: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的产教融合,也在不断探索和总结,2019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试点建设5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城市、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这其实就是给我们发展的一个指引方向。
其实我们也思考过,对于产教融合,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和企业合作,我们之所以有很多企业合作了很多年,其实是双方的互相认可和相互赋能,不可能是单纯的单项技能实训,我们要把产业的理念、技术、产业文化引入到实际教学中,这样我们的教育才可能和企业生产做到高度融合,这样的合作才会比较长久。
建议的话,我觉得可能从专业本身出发,专业要制定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个非常重要。因为游戏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升级迭代很快,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也要做相应的转变,尤其是要结合本地特色企业的发展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去指定人才培养目标,去适应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们非常注重产业调研,每学期都会花固定时间去进行产业的调研走访,了解企业实际的需求,在接下来就可以完善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把行业的最新前沿理论、实践知识、技术层面的能力都融进培养方案当中。
我们还比较重视实践课程的设置,毕竟我们是高职院校,所以只有去开设和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技能课程,才能培养学生在毕业时快速达到企业岗位的要求,再有就是职业院校应该在产教融合中发挥比较大的作用,除了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之外,应该去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环境,去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
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为企业输送高技能的技术人才,去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这里面,还是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利益和诉求,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可能要立足的是与行业生产、实践相关的人才。所以应该主动去跟企业做交流和对接,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确保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脱离行业。
企业导师授课
游戏日报:您觉得从游戏设计专业出身的“科班毕业生”,对整个行业而言会起到哪些作用?
高月娇:我觉得游戏产业非常庞大,在整个产业链上需要不断补充更多专业的人才,才能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像上海的游戏企业立足的还是精品化研发,研发创新是整个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核心,所以说像游戏这种迭代升级速度比较快的产业,又是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创新力是游戏行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驱动,更需要大量的高质量、科班出身的人才。因为这样的人才是经过系统性培养的,综合性和对行业的了解还是具有优势的,能够成为行业的驱动力,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游戏日报:对于那些想要选择游戏设计方向,但又不知道自己是否合适的学生们,您有什么建议可以提供给他们吗?
高月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想学习游戏,说明他先有了兴趣,我觉得这个非常好。游戏行业是一个综合性行业,学生可以先尝试,在学习过程中从庞大的产业链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通过系统化学习完游戏相关的课程,所掌握的能力也比较综合,如果以后想要去其他领域发展,也比较好拓展,现在游戏行业发展很快,人才缺口也比较大,我非常欢迎喜欢游戏的同学们能加入到游戏行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