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于1923年考入南洋中学初二年级插班生,11月25日是他的诞辰日。当天上午,在南洋中学校友会秘书长张维聪、巴金文学社指导老师胡赛男的带领下,文学社一行七人来到武康路上的巴金故居,为这位敬爱的人民作家、南洋老校友献上花篮,送上思念。这是继2004年南洋中学巴金文学社创立以来,十八载雷打不动的约定。
【资料图】
图说:巴金故居 陆翔 摄(下同)
张维聪告诉记者,1923年巴金与其三哥考入南洋中学,以此成为他走向新生和认知世界的第一个落脚点。虽然巴老在校读书仅7个多月,但是他到上海念书的唯一一所学校就是南洋中学,这是我们学校的光荣。期间,巴老大多数时间在校图书馆里度过。10万余册的图书,文字海洋任其遨游,为其日后在文坛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文学根基。在学校期间,巴老曾发表过《一生》《寂寞》和《黑夜行舟》三首诗。
图说:巴金题写的“百年树人、素质第一”
巴金1927年在南洋中学学长朱少屏安排下赴法国留学。1993年,巴金担任南洋中学校友会名誉会长,并在南洋中学建校百年之际欣然题写:“百年树人、素质第一”的贺词。为纪念老校友巴金,2004年学校成立了巴金文学社,每年参观巴金故居、缅怀校友是规定动作,更多的是开展一系列的文学散步活动:吟诵巴老的作品;书写读后感;办校刊、校报;与兄弟文学社团的交流互动等。由于社团在同级、同类学校中办得风生水起,巴金文学社曾荣获徐汇区中学明星社团的称号。
院士大厅里伫立了一只墨绿色的邮筒,格外引人注目。南洋中学党委副书记郑蓉说,这是2020年10月20日学校携手新民晚报共同创设的。记得南洋学子第一封信就是寄给南洋1951年届校友、邮电通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的,学生们模拟当年巴老通过邮筒向新民副刊投稿的方式,通过邮筒与心中的偶像交流对话。
图说:院士大厅伫立着一只墨绿色邮筒
巴金文学社指导老师胡赛男说,文学社通过缅怀巴老,传承南洋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力。目前文学社有50名社员。南洋无处不巴金,学校建立了巴金图书专架,收集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巴金著作,其中还珍藏了一套巴老送给南洋中学的《巴金全集》,并印上巴老珍贵的私章。学校与巴金故居、上海作协成为共建单位,搭建更多学习巴金的平台;学校博物馆还藏有巴老珍贵的手模。近年来文学社成员获奖多多,10余人获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各等次奖项;11人获上海市中学生暑期读书系列活动奖项;包括社团在内的12人等荣获第35届上海市作文大赛区级奖项;一人获得第14届“让青少年读懂中国”高中征文大赛一等奖。文学社社员还将巴老的作品改编成歌词,做到班班有歌声。
图说:南洋中学献上花篮,送上思念
南洋中学多年来注重开展素质教育,目前有文艺社团10余个,包括巴金文学社、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的顾维钧外交社、亚洲摄影之父郎静山的静山摄影社等。别具一格的是从建校至今,社会各界名流为学校题字的百余块碑刻的百年碑廊,使学子们无不浸润其中,健康成长。
通讯员 殷志军 新民晚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