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第三届海峡两岸国际医疗与特需服务发展大会在线举行。 视频会议截图
中新网上海12月16日电 (记者 陈静)第三届海峡两岸国际医疗与特需服务发展大会16日在线举行。第十四届高端医疗服务与建设研讨会暨2022年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同期举办。两岸及港澳共逾三百名嘉宾线上参会,共话国际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副会长方俊指出:受疫情防控影响,国际医疗服务曾一度发展受限,但在大家的持续努力下,国际医疗在各地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业务上正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两岸及港澳的交流与合作仍在继续。
当日的活动由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海医会)国际医疗与特需服务专业委员会主办。海医会国际医疗与特需服务专委会主委、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主任顾静文教授表示,国际医疗是具有国际化要求和特征的高品质医疗,经过数十年发展,已逐步成为医疗、管理、服务、保险等多领域融合的新兴学科。
上海市政协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医学会会长邬惊雷表示,多年来,上海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医学教育体系、医学科医体系等,体系的完善也为国际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我们的研究通过对上海市外籍住院患者临床特征的现况分析,研判国际医疗服务长期发展趋势向好,也为疫情后国际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提振了信心。”
顾静文教授表示,2016-2019年上海市外籍住院患者出院人次和增长率稳步上升,2020年维持了小幅增长。
在顾静文看来,国际医疗发展的长期趋势向好。她认为,国际化城市定位、良好工作居住氛围,优质医疗保障吸引外籍人士选择长期留沪;随着疫情控制和出入境政策调整,上海市入境人数将逐步恢复;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民众对优质医疗服务需求亦日益增长。统计显示,2020年上海市外籍住院患者平均年龄高于2019年,65岁及80岁以上老龄和高龄患者占比增加。对此,顾静文表示,归国养老是不少老人的选择,将满足好的“生活质量+落叶归根”的情感需求。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会规划发展处处长徐崇勇提出:“国际医疗服务的建设虽然面临体制政策壁垒,但其发展顺应时代之需,希望专家学者与政府职能部门能一起携手,共谋国际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之策。”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认为,把握时代脉搏,抓住发展机遇,国际医疗服务将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顾静文认为,应该打造以质量和效益为价值取向的新型发展理念;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推动国际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同时以需求为导向,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际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位专家认为,合理布局资源可形成有效协同,将激发与释放市场潜力;同时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应建立开展多层次合作关系;在尝试共享专家及相关医疗资源的同时,优化流程及分配制度。(完)
关键词: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