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东明 张海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久前,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创设“奉法客堂间”,将法官派驻社区“生活驿站”,定期开展巡回审判、矛盾调解、法治宣传和专题讲座,形成诉源治理的合力,被群众誉为“家门口法院”。
“诉源治理重点在于源头治理,关键在于多方力量的整合与引导,目标在于最大限度将纠纷化解在基层、消弭在萌芽。”奉贤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叶伟为说,“创设‘奉法客堂间’,旨在协调各委办局和基层党委政府的力量,使之形成多元合围之势,构建关口前移、源头预防、快速化解的诉源治理新格局,充分体现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相结合的多元治理优势。”
困境倒逼机制创新
立案登记、诉前调解、速裁快审、上诉移转、信访接待……在奉贤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这些连轴转的工作任务令法官们应接不暇。
据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益结构的深度调整和疫情的持续影响,很多原本积压的矛盾纠纷集中凸现出来。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奉贤法院收案量均接近4万件,法官人均年结案数近400件,远超上海市各基层法院的平均水平。
“‘案多人少’是基层法院普遍面临的难题,在奉贤地区尤为突出,开展诉源治理就是为了有效缓解案多人少的窘境,同时也通过‘东方智慧’为民解忧,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奉贤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江敏超说。
然而,采取怎样的方式、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实现更加高效的诉源治理能力呢?奉贤法院开展了广泛务实的调研,从中发现了四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诉源治理绝非法院一家唱独角戏,而许多地方矛盾纠纷治理主体之间协同性不足,“各自为政”“单兵作战”导致联动解纷成为一纸空文;其二是长期以来人民群众过度依赖司法救济,对调解等非诉解纷途径认可度不高;其三是调解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不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地方还存在人浮于事的弊端,消减了人民群众对纠纷调解的信任度和公信力;其四是法官平时忙于开庭审案,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不高,更无精力走访群众、巡回办案、指导调解,从而陷入“坐堂收案、闭门办案”的困境之中。
“形势倒逼创新,我们在了解诸多问题后,认为尽管前期开展诉源治理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和精力,但从长远看只要推动形成良性循环,就能有效构建全新高效、公平正义的司法生态。为此,我们以‘奉法客堂间’为载体,搭建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奉贤法院副院长李琴说。
一站受理多元化解
不久前,奉贤区某商户通过网上立案平台,向奉贤法院递交起诉材料,要求某商场减免疫情期间的部分租金。奉贤法院收到案件后,经过评估,认为可启动诉源治理,以一案之力解决所有商户共同难题。
法官依托电子卷宗同步生成系统,将案件推送到多元解纷平台,并同步移送奉贤区司法局智慧调解平台。随后便由法官领衔多方力量组成调解小组,依法开展调解。据悉,这起案件自收案到调解成功仅用了3天时间,并促使商场按相同标准给所有商户减免了疫情期间的部分租金。
案件之所以能够如此高效解决,完全得益于奉贤区人民法院构建的点线面三维立体,区、街(镇)、社区(村居)三级联动的诉源治理新格局。与此同时,奉贤法院在诉调对接过程中,又建立了分类、分层、分级“三分”化解机制。
据介绍,奉贤法院与区妇联、工会、团委、市场监管、消协等职能部门的对接,建立了婚姻家庭、劳资纠纷、消费争议等领域的诉调对接机制,与奉贤区司法局、律协三方共同建立了律师参与矛盾化解的工作机制,与物调委、交调委、医调委等7家区级专业调解组织形成联动机制,从而构建了点线面三维立体的非诉调解网络。
与此同时,通过构建三级联动机制,奉贤法院将诉源治理的网络触角深入基层,覆盖全区。在区级层面,奉贤法院诉调对接中心与区司法局非诉中心合署办公,物理空间相邻,数据信息互通;在街镇层面要求各业务庭室与街镇司法所有效衔接;在社区层面要求设立“奉法客堂间”,与生活驿站无缝对接。
此外,奉贤法院通过分类、分层、分级的“三分”化解机制,根据案件的简繁、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处理,适合走诉调对接处理的坚决先走调解程序,不适合调解处理的坚决进入诉讼程序;然后对进入调解程序的案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维稳风险等级,制定相应调解方案;最后根据管辖层级进行对口分层处理,指定管辖地集中化解。
为了提高工作质效,奉贤法院与区司法局会签了《关于深化探索调解程序前置工作的实施细则》,确立导入调解前置程序的案件类型、分层委派、调解分配、司法确认等内容,涵盖了从立案窗口引导案件进入非诉程序,再从非诉中心退回法院的全流程。
“要将非诉调解程序挺在前面,需要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专业调解与法院诉调对接深度捆绑,把工作着眼点放在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端预防、前期处置上,从而建立社会广泛参与、职能高度融合的多元解纷服务体系。”奉贤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顾斌泉说。
源头治理重塑生态
“李法官,我们村要拆迁了,法律对拆迁款的分配是怎么规定的?”
“去年我帮一个老乡打工,谁知他后来跑路了,我的劳务费怎样才能追回?”
在奉贤区奉城镇的南街“奉法客堂间”,李楠法官正在解答辖区居民的诉讼咨询,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帮助。为了解决辖区内人民群众司法咨询服务的需求,奉贤区人民法院利用“奉法客堂间”平台,安排青年法官和法官助理线上线下无缝对接辖区内各生活驿站,实时解答基层信访联络人、人民调解员和广大群众的法律咨询。
在“奉法客堂间”的成立仪式上,叶伟为给新组建的“奉法致和巡回审判青年志愿者团队”授旗。据悉,这支队伍由法院审判业务骨干、青年法官和青年法官助理组成,在今后的日子里,由他们负责对接各街镇法官工作室和各社区“奉法客堂间”,定期开展诉调对接、巡回审判、法律咨询等服务为民活动。
团队负责人谭文忠说,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是我们最主要的任务,通过诉源治理,我们不但要让人民群众更好地感受到公平正义。还要通过勤走基层,让年轻司法人才学会用群众语言沟通、用群众方式办案,进一步提升青年人才服务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据介绍,“奉法客堂间”揭牌一个月来,已开展多场法律专题讲座、模拟法庭等普法宣传活动,真正形成了让法官“走出去”,把百姓“请进来”的良好互动氛围,同时一大批基层矛盾纠纷得到有效预防和化解。
“诉源治理是一项多主体参与、多维度互动的系统工程,我们将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始终坚持在法治轨道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叶伟为说。
关键词: 诉源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