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上海海警局勤务保障大队“海警为民服务队”成立,并将每月的20日定为为民服务日,26年来,队员们无论寒暑、无惧风雨,始终坚持在为民服务第一线,累计开展为民服务290余期,服务驻地人民群众58000余人次。大队全面建设过硬,2021、2022年连续两年被中国海警局评为“四铁”先进单位,先后荣获上海市“浦东新区十佳志愿服务组织”“浦东新区十佳志愿服务集体”“高桥镇双拥工作先进单位”“敬老爱老志愿者团队”“睦邻好单位”等殊荣,2人荣立一等功,1人荣立二等功,40余人荣立三等功,200余人荣获嘉奖。
(资料图片)
图说:上海海警局勤务保障大队坚持开展学雷锋为民服务活动 受访单位供图(下同)
每个月20日去海警
20世纪90年代,地处偏僻的浦东凌桥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有诸多困难和不便,当时刚刚成立的为民服务队,为解决驻地群众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充实为民服务内容、尽可能满足群众所需,购置了各种为民服务设备,设置为民服务点。
李老汉腿脚不便,镇上的理发店又离得很远,他来到了为民服务点问:“小伙子,你们这理发吗?”队员小王热情回答:“理发的,大爷您请进。”随即把大爷搀扶到椅子上,不一会就理完了,李老汉称赞小王理得又快又好。
有一天下雨,队员们看到张大爷打着一把破旧的雨伞在行走,便主动迎上去提出帮忙修理雨伞,伞很快就修好了,张大爷说:“你们真是热心肠。”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上海海警每月20日有个为民服务队免费为民办实事的活动在驻地渐渐传开,每月来为民服务窗口接受海警服务的群众人数也由刚开始的十几人,慢慢到了上百人……
该大队教导员赵家慧说:“招牌立了起来,我们更要创新形式,把好的传统发扬光大。”近些年,大队加强与驻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合作,深度融合开展各项为民服务活动,除定时定点开展“窗口式”服务外,队员们走街头、进社区、入学校,进行“流动式”“结对式”“暖心式”服务,活动项目也从理发、磨刀、补鞋、修伞,扩展到送医问药、免费义诊、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现在,“每个月20日去海警”,已成为驻地群众的口头禅。
开展爱老助老活动
26年来,驻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百姓条件更好了、生活更方便了,但每逢每月20日,大队的为民服务窗口前总是门庭若市,用归侨徐汉文老先生的话讲:“你们海警为民服务队是凌桥的活雷锋,你们为我们服务,我们很放心。”
徐先生有一个配件已接近停产的旧式德生收音机,跑了很多修理店都说没法修,这次就想拿到海警来试试。当时负责维修的小郭跑了很多地方,甚至横跨半个上海,到当时有名的虹口区虬江路电子市场淘货,终于把配件买到了。当小郭带着修好的收音机来到徐先生家中交给他时,徐先生硬是要给钱,小郭说什么也不肯收。后来徐先生给为民服务队写了封感谢信,他激动地说:“我在国外待了大半生,像你们这样雷锋式的单位在国外我从来没见过。”
有一天,正在给林大爷量血压的小薛,听到林大爷讲“你们这个活动真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可惜我弟弟身体不好来不了”,小薛马上向队领导汇报此事。向社区了解后发现,原来林大爷的弟弟林其福瘫痪在床多年,行动不便。为民服务队集体研究后决定,主动靠前与他结为帮扶对子,并进行了长达14年的“马拉松式”关怀。此后,学雷锋纪念日、重阳节等重要节日为民服务队都会组织队员前往驻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开展爱老助老活动。
在“相约20日”为民服务20周年活动的现场,有35年为民服务经验的全国劳模陶依嘉女士到场指导,看着现场理发、磨刀、量血压、电脑维修、法律咨询、防诈骗等十余个项目前人头攒动、群众脸上带笑的场景,她感叹地说:“你们这样的形式很好,要坚持下去。”心连心、鱼水情,大队为民服务队雷锋式的服务使越来越多的群众成为了海警为民服务的老主顾,队员们的倾情为民赢得了驻地群众的广泛赞誉。
光荣传统薪火传承
多年来,为民服务队的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能够26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靠的是上海海警对人民群众的满腔热忱,靠的是一批批队员对光荣传统的薪火传承。
在勤务保障大队,大家身上都有一股劲:无论在哪个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争当雷锋传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曾是为民服务队修理组组长的戴明明已成长为现在大队的干部骨干了,并不负责为民服务队工作,但每次为民服务活动都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他说,驻地群众信得过他,他不能辜负群众。2014年,新入队的姜佳林跟着戴明明学习电器修理技术,如今,师徒俩在每月20日的为民服务活动同台献艺,每次都能让群众满意而归,驻地群众开玩笑地说,小姜是青出于蓝啊。
作为为民服务队曾经一员的朱海强,在海警两年的工作期间多次为驻地群众理发,与大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最后一次参加服务的那天,望着共同战斗在为民服务一线但没有选择离队的队员们,他红着眼睛问指导员:“我离队了以后,还能回来和大家一起为民服务吗?”指导员拍了拍他说:“传承雷锋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无论你身处哪里,都是我们的一分子,欢迎你随时回来!”
为民服务队每年都有因读书深造、岗位调整离开的成员,可他们还是会时不时地在20日这天回来,继续为驻地群众服务。
通讯员 朱雍喜 田大川 新民晚报记者 江跃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