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生活盒子”越来越“宝藏”了。2月28日,徐汇区首个公共法律服务客厅在乐山片区“生活盒子”揭牌并正式启用。在这个高人气功能综合体里,第一批居民享受到了家门口的公共法律服务。
家门口的法治新邻居来了
汤阿姨是附近的居民,正在为生活里的矛盾纠纷发愁,看到居委会关于公共法律服务客厅的通知,便早早来到这里等候。附近居民已经很熟悉这个集合了20种功能的综合体,时不时就有人来理发或者修修补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今,家门口的高人气综合体来了一位专业又亲和的“新邻居”——徐汇区首个公共法律服务客厅。公共法律服务客厅是将法律服务融入徐汇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升计划的民生项目,旨在打造“生活盒子”里的“法治邻居”。居民可以到这个客厅里来聊一聊、坐一坐,听听法治邻居的专业意见,解决生活中的烦心事。
记者在现场看到,二楼已经分出了律师咨询、公证服务、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司法鉴定、法治宣传等六大区域,可以为居民提供一站式的公共法律服务。汤阿姨在法律援助处得到了确定的答案,又到司法鉴定处获取了专业意见,烦心事有了解决的办法,愁闷也散去几分。
如果有当天不能解决的法律烦心事,居民也无需心急。根据介绍,公共法律服务客厅已经建立起一整套的服务机制,疑难问题将转到后台,由知名律师领队的服务团队在72小时内给予反馈。考虑到一些居民“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二楼入口处特别设立了“烦扰盒子”,居民将自己的疑问投入盒子,每月八日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为大家解除烦忧。
除此之外,公共法律服务客厅还将引入“解忧法空间”等特色服务模块。未来,将根据社区特色不断增加相关功能,形成“6+X”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客厅运行模式,为居民提供精准、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
总而言之一句话,公共法律服务客厅要让居民找得到人、见得到面、说得上话、办得了事、解得了困。
2023年计划再启用5-8家
公共法律服务正在社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老公房加装电梯、居民家庭财产分割、婚姻纠纷……桩桩件件都需要法律知识的支撑。徐家汇街道是首批“上海市法治建设示范街道乡镇”之一,法律知识在乐山二三村等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已经彰显。
“作为社区的工作人员,我们不能没有根据地乱说话,否则就不是解决矛盾,而是制造新矛盾了。”一位社区工作人员也来现场咨询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她看来,家门口的公共法律服务客厅这种形式,更具亲和感,居民在提供生活服务功能的地方聊聊家常就能把问题解决了。
另一方面,公共法律服务客厅也是进行普法宣传的好平台。在老百姓常进常出的地方提供公共法律服务,才能让法治意识真正走近社区生活。为此,公共法律服务客厅安排了定期的普法和主题活动。
“公共法律服务客厅就是希望在老百姓常进常出的地方把大家的问题解决掉。”徐汇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区司法局专门成立了区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客厅工作专班,将根据首个公共法律服务客厅的体系运行情况,及时总结公共法律服务客厅设立运作经验,形成可复制、能推广、见实效的公共法律服务样板。
据透露,结合徐汇区“生活盒子”的建设情况,徐汇区司法局计划一年内再启用5-8个公共法律服务客厅,并尽早在2024年实现徐汇区13个街道镇的全覆盖。
记者:王旭、施悦炜
编辑:宁平英
校对:陈海笑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