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和推出适合老年人的数字化课程,让老人学会日常所需的手机操作技能,在数字化教学手段中受益,这是上海各家老年大学都在积极探索的一条新路,只为帮助老年人跨越当下时代的数字化鸿沟。
(相关资料图)
可是,如果一个老人学不会手机操作,他(她)就应该被时代淘汰吗?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人口所人口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于宁认为,正因为社会日益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人们才会意识到数字鸿沟的存在。然而,在倡导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当下,我们究竟要建立怎样一种的社会环境,才能让老年人真正感到方便?
“用”或“不用”数字手段,老人都应该能生活得很好
于宁发现,数字化的生活模式,对于手机不离身青壮年已经习以为常,但老年人多少会感受到一些障碍。时代在发展,但老年人的学习能力和身心特点与青壮年不同,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能马上跟得上数字化的节奏。
“我们首先要清楚,我们的目标,是跟随着时代的发展去营造一个老年友好型的社会环境。因此,无论怎样发展,基本原则都是要尊重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于宁认为,无论老人“想用”或者“不用”数字手段,他们的意愿都应该得到尊重。真正的老年友好型社会,老人“用”或者“不用”数字手段,都应该能够生活得很好,这才是社会成长性和包容性的体现。
“如果你是一个老人,你若能跟得上数字化节奏,我们一定会带着你一起往前走。如果你跟不上,我们的社会也同样能够理解与包容,让你按照自己的节奏也能生活得很好。”于宁认为,这就需要全社会从顶层设计开始,一点一点地精雕细琢,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
老人数字化的“最后一步”,亟需社会力量支持
从硬件环境方面来说,于宁的感受是,开发适老化产品的理念已经普及,会有意识地迎合老年人的使用习惯。“现在很多电子设备都有大字版、关怀版,但还差‘最后一步’,老人具体使用某个App的时候还会卡住,需要有人手把手地教他,然后他还要反复多用几次,才能加深印象。一旦用熟之后就好办了,再接触同类型App就有经验了。”于宁指出,这至为关键的“最后一步”,还是离不开他人的帮助。这就需要社会有意识地引导大家形成老年友好型社会的意识,在关键时刻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于宁举例,在老年人常去的一些服务场所,比如说邮局、储蓄所、银行,老人面对自动服务终端,可能感到束手无策,因此选择去人工窗口排队,既费时又费力。“如果这些服务场所都配备有专职或志愿引导人员,就能在老年人有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完成‘最后一步’。同时,我们也鼓励家庭成员、社会力量一起来发挥作用。”
于宁记得,有一位短视频博主,专门通过视频教老年人怎样使用手机乘坐地铁、买菜、挂号……这些事听起来简单,但这位博主以手把手的方式指导,拍摄成视频,让老人能够跟着一步一步地操作,对老人来说就很实用。
教老人学习常用技能之外,引导老人学会网络安全防范方法也很重要。“尤其是涉及到线上支付时,老年人会更在意网络的安全性,对安全性的担忧也会让他们排斥使用线上功能。所以,网络安全方面也需要加强配套教学,让老年人增强防骗意识,知道如何避免网络安全隐患,发现异常及时报警。”于宁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