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和《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2年)》,并公布2022年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典型案件。
服务大局精准务实
白皮书显示,2022年上海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2,150件,审结42,763件,同比分别下降20.89%和12.91%。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平台,发挥全流程网上办案优势,一审服判息诉率为96.34%,审限内结案率为99.22%,审判质效稳步提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同时,上海法院审理的新类型案件和有社会影响力的案件不断增多,精品案例成果丰硕。其中入选“2022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1件,入选“2022年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3件,入选全国法院反不正当竞争十大典型案例1件。
2022年6月,上海高院发布管辖新规,将上海法院普通知识产权案件由集中管辖调整为属地管辖。7月,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为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明确上海法院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审判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并对“完善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布局”提出要求。管辖调整后,各区法院精准对接需求,服务保障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探索。
据介绍,下一步,上海高院将持续发力,支持和推动各法院打造各具特色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品牌;引领上海三级法院找准国家战略在本区域的聚焦点和辐射范围,规划重点工作,整合各方资源,努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2022年,上海法院切实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在民事审判方面,实施更大力度的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严厉打击情节特别严重的故意侵权行为。全年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中,请求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案件22件,审结15件。
如当天发布的“加强保护案例”中,有一起“威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行为人使用与他人在先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商标、字号相同或近似的标识,经营类似业务,经生效判决判令停止侵权仍不警醒,反而进一步扩大侵权标识的使用范围,全面仿冒权利人。法院针对行为人恶意、反复的侵权行为,适用三倍系数进行惩罚性赔偿,对原告诉请赔偿的1,500万元经济损失予以全额支持。
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也取得新突破。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专利确权”+“专利诉讼”联合审理,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
开展数据权益司法保护研究
发布会还通报了上海知识产权法院2022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在该院受理的一审案件中,专利、计算机软件、技术秘密等技术类案件共4,288件,占比98.84%。其中不乏涉芯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案件。
为此,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依法审理涉关键核心技术知产案件,有效激励高水平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技术专家在查明技术事实中的辅助作用,为准确高效查明技术争议事实奠定了基础;依法支持证据保全申请,为制止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商业秘密外泄和后续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数字技术创新日益活跃,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价值日益凸显。
这对于数据权益的司法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涉数据新类型纠纷层出不穷;二是数据承载的多重利益交织;三是互联网司法面临新的挑战。
发布会透露,2023年,上海法院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通过制定网络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审判指引,引领互联网产业创新,推动数字产业知识产权合理流动、有效保护、充分利用。
同时,法院将加强涉网络平台知识产权审判,引导平台治理自我完善,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法律适用解答,制定符合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的损害赔偿规则,为平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
来源:浦东发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