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每日通勤穿行于虹桥枢纽和丽宝广场之间
上下班看到的场景是这样的
不曾想,如今这条地下通道,居然改头换面成了这般模样
(相关资料图)
(来源:网络)
不仅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地下商业综合体,甚至是一条拥有艺术氛围的慢行街区
放眼全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和虹桥的地下空间相比
地下空间,恰恰是在这样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让虹桥从上至几万英尺高空,到深入地表之以下的空间
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心脏”和大枢纽
01
关键是如何打通这个空间巨大的地下城
先来看一组数据
目前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地下空间的建筑面积达到260万平方米
这不仅相当于约350个足球场,更足足有18.5个人民广场这么大
仅仅从面积上,就决定了虹桥地下空间的不可复制
我查阅了当初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对这片土地的规划
2007年,在上海西南部正在酝酿长三角一体化的最大工程:虹桥枢纽
与此同时,2号线的延伸段也即将与虹桥枢纽在地下相连通
但是地面与地铁盾构之间,还有9米左右的空间高度
就在所有设计方案即将定稿的时候,专家们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
能否在2号线实施工程中,把地下一层的空间预留,把地下二层作为2号线的轨道空间
这样一来,在地铁轨道和地面空间的地下一层
(虹桥CBD一期地下空间总体布局示意图,来源网络)
就可以作为未来虹桥枢纽下方的公共空间来使用
这一层的空间预留,为如今虹桥形成庞大的地下城市,埋下了伏笔
后来的故事,就为人熟知了
2009年,国家会展中心选址于上海虹桥商务区,鳞次栉比的建筑在这里拔地而起
虹桥机场T2航站楼一直向西延伸2公里
当初预留的公共地下空间,成为一条地下人行通道
把虹桥枢纽、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国展中心三大功能组团紧紧衔接在了一起
而有了这个伏笔之后
后来的虹桥管委会还做了两件事
第一个,给予土地出让金优惠,鼓励开发商共同参与建设地下空间
要求在虹桥商务区核心区拿地建设的开发商,地上土地和地下一起拿,且给予一定土地出让金优惠
这一步就调动了虹桥地区建设单位合理开发地下空间的积极性
第二个,在每块地建设的时候,要求开发商提前预留通道
因为预留了通道,后来伴随着入驻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在2010年新版规划中,增加地下通道,由原先的7条增加到21条
(虹桥CBD一期地下步行系统示意图,来源:网络)
最终在管委会和各开发商共同建设下
在各地块间形成了以中轴线、下沉式广场、地下街和地下通道为主体的互连互通的地下步行系统
多个商业区的B1层与虹桥地下城连接
意味着从换乘大厅出来的客流,可直接通过地下通道走到商务区任何一幢大楼
后来,这一联通效应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想
在虹桥商务区办公的人们,大多习惯于每日穿行于地下通道,而非走到地面
第一次去虹桥商务区地面的人,可能会感到奇怪
作为上海核心商务区和商圈,走在路上,时常给人一种空空如也的感觉
而如果当你走到办公楼的地下一层空间
看到的场景很可能是截然相反的热闹
也就会明白为什么在这里会有如此的反差,因为
人几乎...全都挤到地下去了
02
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地下世界
几乎具备了地上世界的全部配套
首先就是路网的发达与便捷
在地下,因为没有车行空间,所以人行友好这一点得到了极大的放大
与一般的地下商业通道相比,可以看到这里的道路很宽敞
当然,人在地下城里行走,不同于在地面上有那么清晰的方向感
各个路口的选择、路牌的设置和指示方向等,都有讲究
要建立不同于地面街道的地下交通引导标识系统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车行的空间
在这个地下城,目前只有两种车可以穿行
第一种,接送上班族来往与办公楼和交通枢纽的接驳车
第二种,如果你有体积小巧的滑板车,也可以上路
和地面一样,作为上海最大的地下城市,它内部当然还有各种公共配套
行走在任何一条通道上,当你觉得累了想要休息,提供各种公共座椅,让你稍作停留
当然,也少不了各种公共卫生间,让人们更无顾虑的在这个地下城市闲逛
最近我发现,现在虹桥地下空间,还多了一个功能,共享办公
在虹桥天地打造hubo这条商业街区里
开始在各种角落布置了共享办公盒子,方便解决上班族、出差人群的不时之需
进去体验了一把,感受还挺好,前半小时免费,如遇到突发情况,临时解决办公问题足矣
在地下街区的核心地带,特别用了光纤管,打造引入自然光的公共广场
不仅可以成为来往路人的拍照打卡点,将来的一些艺术策展,小型活动,都可以这里举办
在不同的建筑间的连接空间,大部分也通过各种绿植水景,营造一个休闲开放的灰空间
为方便白领和游客出入地面,通道沿路还设置了许多开敞空间及下沉式广场
下沉式广场通过垂直绿化和水景,形成一个个节点,不仅为在此工作和生活的人们送来阵阵清凉
还在一些重要交通节点设置了中庭,人们可以由扶梯随时返回地面
每到一个节点,目之所及就有公交站点和停车接驳点,形成地下、地上立体式的交通系统
看到这里
你是不是也感受到,如今的虹桥地下空间,功能和配置地面空间无异了
所以基本上,在炎炎夏日
我们看到更多的场景是,地下空间成为人们避暑行走的主要场所
在虹桥商务区,大部分时候地下要比地上空间热闹得多
03
最让我感慨的,当然是商业的变化
曾在虹桥上班的我,以前每天经过这里的时候,都只会把这里当作一个通道来看
快速麻木地走过,不多做停留
但是现在
两年后,再回到虹桥这条通道上,它已经完全变了模样
越来越有一个真正商业综合街区的味道
让人忍不住想驻足停留,想逛下去,慢行其中
首先是颜值的变化
最先被激活的就是,新虹街道将1.2公里的地下人行通道,交给虹桥天地运营
打造在人流密集的连接枢纽与商务区之间的虹桥天地hubo
作为联通周边商业体及各办公项目,实现空间一体化和商业整体激活
根据规划,虹桥天地将通过全新概念店、限时快闪店、策展与体验空间以及多功能活动区,将hubo打造成上海潮流站点
不仅装修风格更加新潮,目前引进的品牌店铺,也具有年轻化、潮流化的特点
比如,正品奢侈品交易平台只二,在这里开了一个只二透明仓
成为虹桥天地hubo的一大主力店
这里不仅能够进行二手奢侈品交易买卖,未来这个透明仓还将扩容到10000平米,是现有面积的3倍
左右艺术超市是将艺术和超市融合,打造的一个介于消费与艺术展览的替代性空间
除了来自多个艺术家衍生品及国内外著名设计师的设计产品
左右艺术超市,还设置了咖啡区域,加上开放式的门店设计,进一步创新消费体验
当然除了虹桥天地hubo,在各个办公楼之间的通道,也还有这样的文创书屋,不经意的拐角就能看到
还有当下年轻人最热衷的盲盒品牌,吸引着行人来往驻足
加上完善的立体交通通道,串联近十个商业办公体,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地下商业公共空间
而这还远远不是虹桥地下城的极限
从当天踩盘的观察,虹桥hubo还有相当一部分面积的招商还在进行中,只二透明仓未来还将扩建
除了中央主轴通道,其他联通通道的街区部分,依然还有大部分空余
这些留白空间,让我们有无尽想象
未来一个超级地下城市,即将在虹桥兑现的模样
04
城市,不仅能向上生长
向下也是另外一种思路
回顾历史,早期的时候地下空间主要用于民防工程,也就是防空洞
后来开始大规模建设地铁后,地下空间多用于地铁轨道
直到后来,围绕着火车站和地铁站,开始出现第一代的地下商业街
如火车站旁出来的商业街、中山公园地铁站地下美食漫游街等等
但最近几年,我们看到这种传统地下商业,已经非常式微
因为上一代地下商业街区的功能定位,仅仅停留在业态各种小店铺,大多以餐饮、服装、美容美发
如此单一的开发,无法满足如今消费者的需求
作为新一代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代表
虹桥从土地层面开始就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更多开发商参与运营
相比早起的地下商业空间,颜值、业态、功能都有了很大提升,它确实让我们看到未来城市生长的另外一种方向
从前我们说虹桥枢纽,脑海里第一反映的,基本都交通基建有关
虹桥枢纽,整合了除水运之外的几乎所有交通方式,飞机、高铁、地铁、公交每天在这里循环运转
但是现在,对于地下空间商业性、功能性的综合开发
不管是地下一层的公共商业部分,还是地下二层的各种建筑停车空间的连接
因为将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做到了极致
虹桥也真正意义上成为目前上海的第一大枢纽
换句话来说
从上至几万英尺高空的飞机,到下至地面的公交,高铁
现在,商业、办公、轨交,在地下被捏合成为一个整体
未来的虹桥不仅仅是枢纽,更让我想到某个科幻片里那个上天入地的立体城市
似乎离我们已经不远了
以上为正文,来自乔不丝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