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吴林静每经编辑:刘艳美
(相关资料图)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吴林静 摄
文化,是城市的声响、是城市的肌理和表情。但是疫情的发生,让城市的线下文化活动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北京社区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城市实验室”联合创始人茅明睿担心,依托那些功能性的数字化工具,比如外卖、线上办公等等,人们越来越“宅”,从而对城市的公共空间丧失兴趣,城市也会因此丧失一些活力。
所以,一个新的数据观察课题——人文城市光谱计划开始启动。茅明睿和他的团队花了近两年时间负责其中关于人文的部分,以全国19个重点城市为样本,做一个全国尺度的城市文化活力观察,去测度城市的人文性、文化活力。10月29日,三联人文城市光谱论坛在成都举办。茅明睿展示了他在疫情发生之后的观察,用数据统计和分析,呈现了城市文化活力的波动与韧性。
“从各自的指标呈现上可以看到,每个城市的文化活力有自己的特点。北京是‘野’,上海是‘洋’,重庆是‘燥’。”茅明睿提到,团队设计了包括文化活动数量指数、多样性指数、持续时长指数、参与人数指数,以及人均一级图书馆数量指数、人均博物馆数量指数在内的多个指标,去测度城市文化活力指数。
阶段性的疫情结束以后,城市的文化活动会呈现出“逐步回升”态势。从数据上看,北京的文化活动无论是举办数量还是多样性、参与度都很高,成都线下文化活动时间会办得更长一些,上海的线下活动参与度更高,广州则各方面都表现比较均衡。
进一步地,团队又深入到城市内部,去观察文化活力的具体构成。
在原始数据收集过程中,茅明睿和他的团队“盯”上了城市里各式各样文化场所们的官方发布,去记录文化活动发生的地点、时间、类型、活动内容、发生场所等等。
仅北京而言,这类文化场所的公众号,都有好几百个,两年时间他们搜集到55000场文化活动的消息发布,实际在北京发生的也有约4万场。这些文化活动类型,包括户外、戏剧演出、沙龙、展览、工作坊、脱口秀、市集、社交、音乐会、放映、运动等等。
将文化活动与城市地图一一对应起来,茅明睿有些意外地发现,北京只有25%的文化活动发生在美术馆、展览馆、博物馆等官方意义上的文化场所中,其他75%的文化活动并不在规划师所规划、文化部门所管辖的文化场所中,而是发生在形形色色的非官方文化场所里。
“书店,不仅是一个卖书的地方,里面会布展,会有读书会,还会有话剧表演;比如购物中心也很有文化,展览、市集、运动健身、工作坊、亲子社交等等都会在这里发生。”茅明睿提到,更有意思的是酒吧,“展览、live house、电影放映、脱口秀、调酒入门课、话剧演出等等,都可能发生在酒吧这样的空间里。”
通过上述数据的收集、分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茅明睿在疫情之初的焦虑。他发现,即使疫情会影响文化活动的举办,但它们可以“死灰复燃”,在城市各个角落、多元场所中顽强地发生。在那些重点城市样本中,城市的人文性、文化活力,都显示出了难得的韧性、生机。
回到演讲的主题:冷冰冰的数据,可以搭建出有温度的城市吗?“可以的!”茅明睿从积极的角度进行了诠释,在他看来,首先数据可以搭建一个数据空间,进一步的,数据使用者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找到如何让社区与人更好链接的改善空间。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起居已经离不开数据的支持,城市数据网络中包含着关于生活细节的丰富信息。用数据科学改善城市治理,是茅明睿过去一直付诸实践的理念。
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师,茅明睿更喜欢深入社会去做一名观察者——挨个数一数胡同里的电表总数,在社区“蹲点”看居民一天的生活,伪装成视障人士体验盲道的友好性,数一下街道上宠物粪便的数量……当这些被忽视的物体、行为被汇总成数据并经过过滤分析后,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采访中,茅明睿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到,城市应该被当作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去看待,而不是碎片化的管理场景。与此同时,在城市治理数字化的转型过程中,怎样为各级工作者尤其是基层工作者做好数据赋能,尤其重要。在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数据权限,实现信息的采集、共享、流转,让数据成为辅助基层治理工作的数字化工具。
用茅明睿的话说,“城市规划不是个高高在上的事情,把视线落在普通人身上,以人为本,城市才拥有温度。一个真正具有温度的城市公共空间不是由规划师规划出来的,而是由使用者参与营造出来的,好的城市和社区是长出来的。”
每日经济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