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间,复旦2019级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本科生白翻杰进入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新馆(以下文简称医科馆)1262次,日均3.90次,成为来馆次数最多的同学。
今天(11月10日),医科馆迎来开馆五周年,2022年“医科馆打卡达人”揭晓。
(资料图片)
2022年医科馆打卡王:日均入馆3.9次
在大一、大二学年,白翻杰很少进入图书馆。然而在去年的大三学年,他仿佛“发现新大陆一般”,被医科图书馆的学习氛围和便利设施所吸引。
“我最喜欢医科馆B1自修区,那里自习氛围非常好。”白翻杰在图书馆,经常与专业课书籍为伴,阅读《内科学》《外科学》等专业书籍,并做作业。“我也喜欢在六楼借阅文艺类图书,比如书法、绘画、摄影等方面。也看一些展览,感受文化熏陶。在图书馆戴上耳机看电影,很有沉浸感。”
没有早课的时候,白翻杰上午9点前就来到图书馆,一待就是一整天,直到晚上11点半以后才离去。“我平时不太喜欢睡午觉,所以上午课结束,也会去图书馆。如果下午还有课,中午的一段时间也会去图书馆。”他把碎片化的时间在图书馆连缀组合。
一年来,白翻杰见证了医科馆热闹的景象、同学们沉浸自习的氛围。今年暑假,白翻杰选择留在学校,留在医科馆。“暑假期间人比较少,但是对我来说,去图书馆是习惯成自然。”
最近,白翻杰在复旦附属华山医院、妇产科医院和儿科医院见习。他感觉医院见习很新奇,加强巩固了专业知识,比课堂更深一步,同时与患者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医院见习一般是下午2点开始,4点结束。回到学校,白翻杰回寝室换件衣服,带上电脑,就直奔图书馆而去,直至星月相伴而归。
“去哪里学习只是个人爱好,无论寝室、教室还是图书馆,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去学习。我这个人社交圈子比较小,图书馆是我的‘心灵圣地’,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喜欢图书馆。”白翻杰说。
未来,白翻杰打算读研深造,他的理想是“做一名好医生”。
医科馆夜猫:闭馆时才离馆达174次
得知成为2022“医科馆夜猫”时,2021级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生全光斌正在医科馆2楼自习。这一年,全光斌174次在图书馆主楼晚上10点左右闭馆时离开图书馆。
其实,全光斌只是从医科馆主楼转移到B1自修区,因为那里24小时开放。
本学期他通常早上9点钟进馆,在二楼或四楼自习、与同学讨论问题。晚上十点闭馆后,全光斌再到B1自习,凌晨12点左右离去。
“图书馆环境比较整洁和明亮,座位也比较宽敞,设施也比较好,很方便看书自习。”全光斌说,“防控疫情,图书馆有安排专人巡逻,提醒同学佩戴口罩、间隔就坐。”
医科馆猫头鹰:201次在图书馆熬通宵
凌晨三四点,复旦附属华东医院2020级博士生杨晓燕也坐在医科馆B1自修区,认真修改论文。
过去一年,像这样在图书馆彻夜不寐,直至第二天早晨6点左右刷卡离开,杨晓燕经历了201次,是“医科馆猫头鹰”。
“去年8月至今年2月,我一直在修改完善两篇论文,并准备联合培养的申请事宜。我有一位丹麦的导师,与我有6个小时的时差,因此我们通常在后半夜沟通交流。医科馆B1夜里很静谧,我沉浸其中,不觉时光之流转。”杨晓燕介绍说。
熬夜后的第二天,杨晓燕回寝室休息,保证每天的8小时睡眠,又再次神清气爽地来到图书馆。她特别感谢这个阶段同寝室的唯一室友张雪琰同学,室友包容她的作息,提供支持与帮助。
功夫不负有心人,杨晓燕的两篇神经内科论文已顺利发表。
最近,她还在准备另几篇论文,并每天开展实验。杨晓燕成功申请到了联合培养,将在明年前往英国深造。回顾医科馆熬夜的时光,她说:“别人白天做的事,我选择在晚上做。不同的时间,效果是一样的。获得博士学位就像攀登一座山峰,我知道我们终究会顶峰相见。”
医科馆数据盘点:一年比一年有创意
从2017年开馆以来,医科馆每年都会坚持公布一组年度数据。正是基于前几年的经验,医科馆的工作人员不断推陈出新,数据盘点越来越具有创意。
今年上半年,凭借在去年盘点的“医科馆之最”“医科馆达人”等栏目组成的“图书馆达人冲冲冲(Go! Library Stars)”项目,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荣获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的2022 IFLA 国际营销奖“十大最富创意的项目”。
未来,医科馆将一如既往为学生提供最优服务,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为同学们提供“心灵家园”。
关键词: 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