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北外滩》朗读者招募中,点击报名
东宝兴路上的印度教堂
(资料图片)
东宝兴路326号是一幢由红砖和人造石砌成的两层楼房,它曾是印度锡克教教堂。
1902年,上海的印度籍巡捕与司阍超过100人,他们要求租界当局为他们建立锡克教谒师所(锡克教寺庙)。租界工部局董事会虽然同意这一要求,决定从公共基金中拨款3000银两购置土地,但未付诸实施。到1906年5、6月间,上海的印度人中流传着去美国工作可得到远较上海为高的薪水的传言。这种传言也影响到在捕房任职的印捕,先是有数名印捕以家中有事为由向捕房辞职前往美国。接着又有许多印捕向工部局辞职,工部局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印捕们即以酗酒、脱岗等行为要求工部局开除他们,有的则直接开小差。工部局只能采取不批准印捕辞职的做法。
9月30日爆发了印捕罢岗风潮。英国驻华公使对参加罢岗的印捕进行刑事处罚,共有10名印捕被解职并被递解回印度。在英国当局的高压下,罢岗风潮平息。租界当局为安抚印捕并加强对他们的控制,决定修建一所谒师所,认为“无疑对上海的印度人大有益处”,“在其内可提供一处条件适宜的礼拜场所,也可监视他们的一般行为,也可对他们的日常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1906年租界工部局花费3396银两,在宝兴路(近北四川路)购得土地1.9亩,同时又从印侨中筹募8000银两的建筑基金。1908年3月谒师所竣工。
▲东宝兴路326号的印度锡克教堂
这座谒师所总造价为11200银两,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谒师所内部简单朴素,没有绘像和其他装饰品,只在中央用绳索围成方形的祭台。布道师坐在祭台中央,边摇铃,边朗诵《元经》,教徒们环坐在祭台四周,聆听布道师诵经。礼拜结束后,教徒们到会议室共进午餐,餐毕议事,议毕散会。
是年8月,锡克教在印度首都举行全国性的宗教会议,旅居国外的锡克人都派代表回国出席会议。8月3日,旅居加拿大的锡克人代表11人途经上海,与上海代表20人一起回国,上海的锡克教徒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据8月4日《申报》报道:加拿大的锡克人代表由温哥华乘澳大利亚“皇后号”轮,抵达上海外滩海关码头时,1000余名印度巡捕和司阍、海关、银行工作人员、妇孺50余人,集合码头欢迎,乐队奏乐,印度妇女则向来宾抛撒花瓣,后在露天举行宗教仪式。然后由乐队前导,欢迎人员则列队由福州路去虞洽卿路(今西藏路),再由海宁路(今北海宁路)游行至北四川路宝兴路谒师所后解散。这是能查到的东宝兴路印度教堂的重大报道。
END
文章来源:《虹口历史文化研究资料汇编》,作者:刘世炎
讲述人:泳儿(朗读者)
编辑:葛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