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日,上海警方捣毁一以疏通管道为名,推销高价管道疏通剂谋取暴利的诈骗团伙,涉案金额逾600万元人民币。在该团伙“运作”下,消费者往往需花费3000至5000元为管道疏通服务埋单,最多一单高达19000元。开锁、疏通管道、清理油烟机等生活服务,受限于材料装置等,一般家庭常常要请专业师傅处理。由于这些生活服务大都需要上门进行,很多人出于“来都来了”的心理,就算对方坐地起价,也会自认倒霉,花钱了事。
涉案的疏通剂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诈骗团伙被绳之以法,固然令人欣慰。但我们也不禁要问:容许此类诈骗团伙长期发布广告、招揽顾客的信息发布平台,何时才能切实承担起审核兜底的责任?
据澎湃新闻报道,带有“24小时服务”“免费检测”“70元一次”等明显标识的“神通公司”在疏通管道后收入了消费者4850元。显然实际情况与商家宣传存在不符。此外,也不少消费者在投诉平台上,就58同城等平台存在的“故报低价、引诱消费”“三无产品疏通剂”“价格欺诈”等情况展开维权。
或许有人会说,平台只是服务信息发布的载体,不需要对具体的内容负责。这种说法看似合理,实则不然。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事实上,这并不是第一次有平台因为信息审核不严被推到公众面前。在平台经济时代,一家生活服务提供平台几乎同时具备企业、市场、监管三个身份,这也对平台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平台不是远离纠纷的“甩手掌柜”,而应该是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调解员和沟通者。服务发生前,平台是否可以让消费者不必像“侦探”一样考察商家是否靠谱,琢磨“清一色”的好评是真是假?服务过程发生时,平台是否可以请商家和消费者上传报价进展,从而让服务更加精细化?一旦发生纠纷和矛盾,平台又是否可以建立起有效的应对机制?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体现着一个平台的成色。
每家互联网平台企业都想做大做强,但平台越大,要负的责任也就越大。去年,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起草的《互联网平台落实主体责任指南(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提到,超大型平台经营者应当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风险评估。
普通消费者在购买服务时当然也要擦亮双眼,甄别服务提供者的资质。但是,平台仍然应该承担监管、审核、把关的责任,做好“数字守门人”,最大程度为消费者降低风险。个别消费者的警惕性再强,也只能避免自己的损失,平台和制度的完善,才能为更多人撑起保护之伞。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关键词: